第五百三十一章 他要做本王岳父-《大晋太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其他将军不在,我们两人一定竭尽全力。”曹乾和钱明赌咒发誓道,“末将相信只是暂时偶有波折,一旦张达、李山、刘珩诸位将军一人腾出手,燕王便不用再操心了。”

    邯郸是古都,原属于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,战国晚期楚国在蓝田大战战败之后,赵国便成为了唯一一个能在战场上能和秦国一较高下的国家。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,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保卫战,几乎面临灭顶之灾的赵国还是顶住了秦军的进攻。

    而现在王浚就在邯郸,他现在面对的局势和数百年前的赵国有相似的地方,日前一战,他口中的燕贼,五万铁骑将河间王大军打的几乎全军覆没。襄国直接投降,河间王逃回邺城还在收拢残兵败将。

    而处在邯郸的王浚,已经能够隐隐感受到北方带着锋芒的枪尖,已经顶在了自己到底喉咙上,只要稍稍用力,他便会身首异处。坐镇邯郸的他,没有兴趣效仿古人的意思,他手下的兵马也不是同仇敌忾的赵军。

    现在天子的权威在实权派眼中已经聊胜于无,可对于下级官吏和普通士卒而言,天子仍然是如同神明的形象,不知道在何时,邯郸城内已经出现了司马颙被罢黜太尉,封国被收回,燕王是奉诏讨贼的言论,本就是晋军一部分的士卒,闻言更是不愿意在和燕王作对,河间王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,他们这些战场逃跑的逃兵为何还要继续?

    有这种兵马,王浚也是无可奈何,而且不同于长平之战后有同为三晋的魏国救援。只有三万士卒,邯郸一座孤城的王浚,根本不会有人来救他。他战场上一个背刺,把司马颙扎的还是挺疼的,回到邺城的司马颙,现在还认为如若不是王浚战场逃跑,自己不至于全线溃败,那是二十万大军,一战之后邺城大军的精锐所剩无几。

    那是二十万大军,救王浚,要不是司马季可能顺着运河摸到邺城,他都恨不得先和王浚决一胜负,还会来救他?还听从司马颙的任何一支兵马,都不会过来救他。

    战争就是一个互相伤害的过程,司马季的日子不好过,王浚不知道这点,他只知道自己的日子比所有人都不好过。而且经过并州和日前的一战,王浚已经丧失了继续和司马季对抗的信心,总共打了两次,将近三十万大军灰飞烟灭,要不是他跑得快,连手中的三万多士卒都没了,这谁受得了?

    王浚很欣赏三国志里面的一句话,识时务者为俊杰,司马季要南下第一个要攻打的城池就是邯郸,他已经自认为不是燕王的对手,自然要想办法投诚。至于什么太原王氏的名声,王浚并不在乎,他本身就是私生子。

    王浚母亲赵氏出身贫贱,只因常出入王沈家才生下王浚,因此连父亲王沈都鄙视王浚这个私生子。从小到大他都生长在这种怀疑当中,要不是王沈没有其他的子嗣,他根本不可能继承王沈的爵位。

    一脸笑容把黄谦送出府,王浚陷入了深深的犹豫当中,他是不缺乏的反戈一击的想法,在河北两个最大藩王面前,他都已经实践了一次。可出城投降,他也心中有些疑虑,就怕一旦出城就是一场鸿门宴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