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按照MUSCI的建议,汤盈把这座发动机建在了人类基地外的一片空地上,巨大的发动机骨架不断地、一层一层地搭建起来,这是一座高大数千米的山峰,又像是一座巨大的高塔。 在发动机下方,地下的避难所也在修建中。避难所是一座巨大的地下城,转换视角可以将大地调整为半透明状态,可以看到人类的机械在地下像蚂蚁一样持续施工,这是一个可容纳5万人的庞大地下城池。 按照MUSCI的说法,要完成第三方案,至少需要建造5000座行星发动机,建造得越多,计划的成功率也就越高。 这5000座行星发动机,每个地下城可以容纳5万人,即使在宇宙中漂流漫长的时间,人类也可以放心生育、扩大人口数量,而无需像飞船逃亡的方案一样严格控制人口。 随着第一座行星发动机的成功建造,汤盈又开始接触到一些新的信息。 行星发动机的能源来自于重聚变技术,需要从附近的地表不断地采集资源。行星发动机开始运作之后,虽然整个星球会因为远离恒星而气温不断下降,但行星发动机的尾焰可以保证周边温度不至于太低,依旧可以在附近的地表施工。 为了维持行星发动机的运转,人们必须持续不断地投入燃料,而很大一部分燃料都来自于南半球山脉中的岩石。 在开采岩石的过程中,显然还是会跟老朋友虫族遇到。 而且,底下避难所之间不能直接修筑隧道,一方面是因为距离太远、地壳坚硬、工程量大,得不偿失;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虫族可能会对隧道造成破坏。 一旦某个底下避难所或者行星发动机出现问题,人们依旧只能从地表进行救援。 …… 终于,一座座行星发动机建造了起来,为了保险起见,汤盈还多造了500座,几乎布满了整个北半球。 虽说5000座行星发动机的推力就已经足够执行第三方案,但在飞行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比如发动机故障、虫族破坏等等,必须保证有一部分发动机损坏也有回转的余地。 但汤盈也不敢再造更多了,因为时间在流逝,她也不知道氦闪到底什么时候会发生。从降落星球到现在,游戏内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,再拖下去的话,万一行星发动机造完了,但氦闪爆发之前没能逃得足够远,那就尴尬了。 发动机建造完毕,MUSCI提示,已经可以开始执行方案三。 人类开始陆续搬迁进入地下避难所,一切准备就绪之后,行星发动机点火! 汤盈把视角拉到最高,一台台行星发动机开始喷射出长长的尾焰,淡蓝色的光柱冲天而起,非常壮观。 汤盈只负责修建行星发动机,至于这些行星发动机如何调度、如何运作,这些都是由MUSCI进行计算和统筹的,汤盈不需要去操心。 行星发动机已经发动,但人类还要继续忙碌。 大部分人已经陆续进入地下避难所,但还有很多人要维护行星发动机的正常运转,还要负责监视虫族的活动,汤盈也还要照常颁布法律、攀科技树。 不过,这段时期的操作相比之前的建设时期而言已经少了很多,因为可供建设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造满了建筑,即使有一些布局不合理的地方要拆掉重新建,需要的操作量也已经很少了。 汤盈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好,然后点击快进。 星球首先是停止自转,而后发动机开始调整角度,将喷口对准行星公转轨道的切线方向,整个行星的公转轨道不断扩大,逐渐远离恒星…… 整个过程在现实中很短,汤盈把视角拉到最高,调整为宇宙中的星球视角,在飞速快进地情况下可以看到,整个星球围绕着恒星的轨道正在不断地增加。 但在游戏中,整个过程却持续了十多年。 在星球逐渐远离恒星的过程中,星球上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。 虽然这个星球相比于地球而言地址稳定,但依旧发生了几次板块撕裂的事故,有好几台行星发动机因此受损;地表的温度骤降,在行星发动机的热量覆盖不到的地方,空中的二氧化碳变成干冰覆盖在地表,堆积成了厚厚的冰原;而行星发动机发出的巨大声响、地壳的震动和气温的骤降,导致了更多的虫族活动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