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争辩-《大明:天下第一皇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虽然我只让工部的工匠们上半天班,但是他们那没上工的半天都是在新开的私塾中学习。”

    “学习?学习什么,难道是要让这些工匠们去科考么?”朱元璋不屑的笑了。

    在古代识字率极低。

    这不仅是因为古代生产率低,同时也是因为对普通人而言,读书没啥用。

    对普通人而言,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参加科考。

    既然不参加科考,那学会读书识字还有什么用?

    不仅没用,还要浪费掉大把的时间。

    一听这话,朱元璋彻底被逗笑了。

    就连太子朱标,也是不禁有些失笑。

    看来这胡长安还是太年轻了,这种天马行空的事情也能干得出来。

    这简直就跟把老黄牛赶去河里学游泳一样可笑。

    一帮平时就对胡长安羡慕嫉妒恨的工部官员,也是跟着朱元璋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其中,韩铎的笑声最为响亮。

    然而胡长安却是没有理会众人的嘲笑,只是朝朱元璋深深一拜,不卑不亢的答道:“陛下,您怕是不知道,炼铁一事也是需要知识的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有了知识,才能更好的改进炼铁方法,从而使炼铁的效率更高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知识虽然也能干活,但这种干活是没有灵魂的,只能机械的照搬前朝的经验,不是长久之计。”

    这下,朱元璋是真的笑了:“胡爱卿,你怕不是改革改魔怔了吧,看见什么都想着改一改?”

    “炼铁这种技术活可不是能随意修改的,你要是没有经验,就不要瞎改。”

    虽然朱元璋对胡长安改革的里甲制很是满意,但他不觉得这炼铁之法也能像里甲制一样,说改就改。

    每个朝代,几乎都会对徭役和赋税的相关政策进行几次重大的改革。

    所以朱元璋此次的改革,虽然是在意料之外,但也是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可这工部的营造之法可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几乎所有的营造之法,都是经过历朝历代工匠们的经验总结,慢慢流传下来的。

    只有老老实实跟着前人的步伐,才不会走弯路。
    第(2/3)页